中国学者受苍蝇“潜水”仿生学启发 提出新型能源存储器件新方案
中新社合肥4月25日电 (张俊 周乾坤)记者25日从安徽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明在教授团队受苍蝇“潜水”的仿生学启发,提
(相关资料图)
协同发展,交通为先。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方面三地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格局优化;另一方面科学规划和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9年多来,三地在交通领域建设上的成果有目共睹。“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断头路”加速打通,“毛细血管”路更加优化,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1小时生活圈逐渐成为现实。这为畅通三地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日前召开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对这项重大国家战略寄予厚望,这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起点,新征程。交通要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上发挥先行和基础作用,就更需向提升硬件发力。要联网补网强网,加大铁路、公路等路网建设,增加道路交通供给,不断以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现有交通项目建设。
要在补齐短板上发力,特别是要解决京津冀城市群间通道不足,重点区域和部分地区路网不完善,多元化运输供给能力不充分,空铁、空空、港铁等交通方式融合和协调不够等短板。
要在强化服务上发力,重点关注京津冀三地特别是环京通勤人员的“痛点”,进一步优化“毛细血管”路,加强三地联动协调,优化现有站点设置,让通勤之路更顺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胜强)
标签:
中新社合肥4月25日电 (张俊 周乾坤)记者25日从安徽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明在教授团队受苍蝇“潜水”的仿生学启发,提
(抗击新冠肺炎)促转阴、降病亡、助康复:中医药参与上海抗疫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社上海4月25日电 题:促转阴、降病亡、助康复:中医
中新网无锡4月25日电 (记者 孙权)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5日发布《关于积极推动改善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居住条件的通知》(简称《通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宁德疫情进入拖尾阶段 中新网福州4月25日电 (记者 龙敏)近期,福建省泉州市、宁德市
中新网桂林4月25日电(杨宗盛 赵琳露)4月25日是“漓江保护日”,广西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揭牌成立。桂林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徐婧)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薄澜在25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通报,4月24日16时至25日16时,北京市丰台区新增